禮俗互動與中國社會研究
(點擊題目下載文章)
作者簡介:
張士閃,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(山東 濟南 250100)。
原發信息:
《民俗研究》(濟南)2016年第20166期 第14-24頁
內容提要:
在傳統中國的復雜社會系統中,“禮俗互動”奠定了國家政治設計與整體社會運行的基礎,并在“五四”以來的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中有所延續。禮俗互動的核心要義,是借助全社會的廣泛參與,將國家政治與民間“微政治”貫通起來,保障社會機制內部的脈絡暢通,以文化認同的方式消除顯在與潛在的社會危機。在全球化、信息化急速發展的今天,我國面臨著國際規則、國家法權與民間治權等方面的多重考量,禮俗互動所寓含的傳統政治智慧與社會運作機制或有助益。
關 鍵 詞:
禮/俗/禮俗互動/中國社會研究
標題注釋:
本文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重點項目“禮與俗:近現代民間儒學傳統與傳承——以山東百村田野考察為中心”以及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“新時期鄉民藝術發展與公共社會建設”(項目號:11BG075)的階段性成果,并受到山東省“齊魯文化英才”項目資助。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曾與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耿波有過多次討論,并得到北京大學教授趙世瑜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施愛東的指點,均受益匪淺,在此一并致謝。
期刊名稱: 《社會學》
復印期號: 2017年03期